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緩和醫療糾紛 消基會提互保賠償基金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3/17 第395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緩和醫療糾紛 消基會提互保賠償基金
兩岸學者齊聚 慶國醫節
懷孕9周抽母血 可驗唐氏症
新式試管 減針求好孕
醫界4大空暫緩解 兒科仍荒
健康焦點 飛蚊症黑影如雨 視網膜剝離前兆
鞋子避震差、常走凹凸路 發炎風險增
年長者坐越久 失能機率越高
公費醫到原鄉 一待32年「不走了」
祭出黃金…篩癌到檢率 苗衛局不滿意

醫藥新知
 
緩和醫療糾紛 消基會提互保賠償基金
記者林宛諭/員林報導/聯合報
員榮醫院昨天舉辦「保護基層醫師,提升病人安全」研討會,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表示,衛生福利部應由健保總額中提撥至少逾一億元互保賠償基金,不僅能緩和醫療糾紛,也能減少醫師自我保護的防衛性醫療。

「碰到一件醫療糾紛,可能讓醫師的人生都變調」員榮醫院副院長吳肇鑫說,早期中部曾發生有醫師幫嬰兒打完點滴,嬰兒突然死亡,家屬報警,醫師竟被當成現行犯帶走,現在雖不再發生,但醫師行醫的壓力可想而知。 也讓需要動刀的外科或婦產科愈來愈少醫學生願意投入。

謝天仁說,根據資料91年到101年間到醫療糾紛訴訟有2562件,因過失被判處有罪的有50件,真正醫療疏失被定罪的案件並不多,多數都是未盡告知義務,醫病對醫療行為認知落差。

「醫護人員應該更有同理心,加強對病患的關心與溝通,才能減少紛爭」謝天仁說,衛福部若能成立逾一億元的賠償基金,病患家屬獲民事賠償後,即能減少刑事訴訟,減少醫護人員壓力。

彰化藥師公會施姓理事也說,有一名醫師朋友只是幫一名幼兒打一劑預防針,幼兒可能是因個人體質因素而死亡,但家屬不斷上診所鬧,最後這醫師關門移居美國。

彰化地方法院發言人余仕明表示,法院也希望降低醫療糾紛,醫界應盡到對病患的專業醫療告知義務,也應建立機制協助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由於目前醫審會案件太多,有時甚至要排到一年多報告才會出來,為了縮短醫事鑑定期程,中部各醫學中心也有合作計畫提供醫事鑑定服務。

 
兩岸學者齊聚 慶國醫節
台北訊/聯合報
慶祝國醫節,海峽兩岸及國際的中醫專家學者,15、16日舉行「第八十四屆國醫節慶祝大會暨中醫藥成果展」暨「第六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

副總統吳敦義光臨會場,勉勵與會貴賓及中醫藥界先進及後起之秀繼續努力,再傳承創新、全球化的目標指引下,造福全民,作為世界中醫藥即世界健保的典範。

吳副總統更肯定中醫藥界的努力,貢獻全民健保良多,以有限經費,照顧全民健康,成效卓著。他精準引用醫療數據,如我醫療的支出比例,只占1.2%,就能有效支援業務,足堪世界典範。

出席會議的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林穎曾女士指出,台灣全民健保係全世界最成功三大典範案例之一。當年由陳立夫先生爭取的中醫藥納入全民健保,是今日全世界的典範。我國目前達成「世界衛生組織」,將傳統醫療成功納入現代醫療體系的推動目標。

她表示,中西醫畢業生臨床訓練政府補助預算費用,西醫生約20億,中醫生僅約3500萬,落差頗大,希望政府提高對中醫生畢業臨床訓練經費。最低期待經費比例10%,總經費應提至約2億,以勉強符合中西醫公平原則。

另中央研究院院士亦應多聘中醫師,以示國家對傳統文化中醫師的重視。

 
懷孕9周抽母血 可驗唐氏症
記者黃文彥、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傳統篩檢胎兒是否有唐氏症,需在懷孕十一周以後接受抽取絨毛膜或羊膜檢查,卻有可能造成流產,最近國內已引進非侵入性的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可提早到懷孕第九周受檢,其中由台大、彰化基督教等醫院引進這種次世代基因定序,只抽媽媽的血液,約十到二十天就可知道結果;但這項檢查需自費,收費行情約在兩萬到兩萬四千元上下。

台大醫院引進的次世代基因定序,也提供孕婦抽血檢驗胎兒是否有唐氏症的另一種選擇。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表示,次世代基因定序可直接檢驗基因,判斷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檢驗速度也比較快。

而且這項檢驗技術也應用到其他遺傳疾病如結節硬化症、家族性乳癌、大腸癌與聽力缺損等。

 
新式試管 減針求好孕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一名39歲不孕症婦人,結婚5年者無法受孕,去年共接受2次傳統試管嬰兒療程,每次施打排卵針等多達50多劑,仍沒有動靜,今年接受新式療程,共注射9劑後,8日受孕,讓這名婦人開心不已。

台中市南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宗賢說,很多不孕婦女接受傳統試管嬰兒療程,常要面對超過50針劑扎針之苦,去年台灣引進新式的長效型排卵針,利用基因工程,將刺激濾泡的代謝期拉長,1針可維持7天,不用天天打排卵針,療程也縮減為10針以下。

1名不孕症婦人因結婚5年不孕,經求診發現兩側輸卵管嚴重變形,無法以手術疏通,丈夫的精蟲數量和品質不佳,去年接受2次傳統試管嬰兒療程失敗,今年2月嘗試 長效型排卵針,上周六確定懷孕。

李宗賢說,他去年6月起,比較27名使用新式療法的婦女,較另27名採用傳統療程婦女,在懷孕率和著床率都提高15%;比較54名卵巢功能低下的婦女分別使用新式與傳統療法,採用新式療程婦女在懷孕率和著床率分別提高10%到6%,由於新式針劑卵巢刺激素濃度較高,產生成熟的卵子較多,從3.8顆增加到6.9顆。

李宗賢指出,長效型排卵針療程和傳統療程價格差不多,施針量大幅減小,不過新式針劑卵巢刺激素濃度較高,建議婦女在選擇療程前,還是要找醫師依體質評估。

 
醫界4大空暫緩解 兒科仍荒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聯合晚報
國內醫界內、外、婦、兒、急診等五大皆空問題嚴重,衛福部上午公布改善計畫成果,五大科住院醫師住院醫師招收率已達八成以上,急診更高達九成,認為五大皆空危機暫時緩解。不過,兒科醫學會表示,兒科人力仍不足,區域醫院幾乎沒有小兒科住院醫師,導致高齡主治醫師仍需值班,無法留住醫師。

林口長庚兒醫內科部主任、兒科醫學會監事黃璟隆表示,衛福部確實釋出很多善意,可看出政府欲改善的誠意,狀況確實有改善,但很多事不是薪水可以解決的。

黃璟隆說,每年兒科住院醫師一年應該招收130名住院醫師,但現在一年約招收90幾名。年輕的住院醫師較喜歡至低危險性、有生活品質、比較不會被告的科別,除了薪資上的改善以外,法令配套也應該一併改變。

黃璟隆表示,五大科當中,兒科的給付最少,薪資結構是最低。小朋友能做的檢查較少,完全靠兒科醫師個人經驗醫療。此外,兒科的照護相對複雜,但健保給付卻是一樣的,整個健保結構都應該調整,政府應該重視基礎兒科,否則醫院將兒科當作不賺錢的科別,視為賠錢貨。

黃璟隆說,醫學中心人力相對充足,因此招收兒科住院醫師沒問題,但公立醫院、區域醫院幾乎收不到兒科住院醫師,導致主治醫師天天需值班,區域醫院還有60歲資深兒科醫師半夜值班,主治醫師成了第一線,怎可能留得住人?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李偉強表示,想解決五大皆空的現象,還需要很多努力,健保102 年醫院總額協商50.55億元,逐漸用於提高五大科的給付,後續政府仍有配套,希望逐漸緩解兒科、急重症科別招不到人的困境。

 
健康焦點
 
飛蚊症黑影如雨 視網膜剝離前兆
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聯合報
飛蚊症患者常看到類似蚊子般的黑影在眼前飄過,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擾,也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之一。

不過,並非所有飛蚊症患者都會惡化成視網膜剝離。醫師建議,飛蚊症症狀不嚴重者,定期追蹤即可,若眼前黑影突然增多,像雨水般落下,就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

診所眼科院長呂俊憲說,飛蚊症是在視野中出現黑色的陰影,因為黑點與蚊子飛的情形很像,而叫做飛蚊症;飛蚊症主要受到外力撞擊、老化、高度近視影響,使玻璃體混濁,玻璃體中會出現浮游物,光線將這些玻璃體浮游物投影在視網膜上,就會被看見。

大部分的飛蚊與視網膜病變無關,不需要治療,僅需定期追蹤。呂俊憲說,但若經歷輕微撞擊,像頭撞到牆壁、跌倒等,玻璃體就會快速震盪,進而出現混濁的情形;高度近視患者則因為眼軸過長,視網膜受到拉扯,也可能會出現飛蚊症。

少數時候,飛蚊症出現與視網膜剝離有關。呂俊憲表示,重大外力撞擊後,視網膜受到不正常拉扯,可能會拉出破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被釋放出來,因此會突然在眼前出現數量大的黑影,由於液化的玻璃體可經由視網膜上的裂孔,流到視網膜下方,就會引起視網膜剝離。

呂俊憲說,一般飛蚊症患者每年不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即可,若突然出現大量的黑影,或是視力模糊,則應盡速就醫檢查。

 
鞋子避震差、常走凹凸路 發炎風險增
李樹人/聯合晚報
最近幾年,國內興起一股慢跑、馬拉松熱潮,有人跑成習慣,不跑就全身不對勁。中華奧會副主席、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指出,長期慢跑或過度運動,很可能產生運動傷害,其中又以足底筋膜炎最常見。

張煥禎表示,足底筋膜炎最明顯指標就是「腳跟刺痛」。足底筋膜是從腳跟延伸至五根腳趾的纖維組織,就像是天然避震器,除了承受全身重量,還吸收每踏一步、每跑一步所帶來的地面反作用力。

嘉義長庚醫院名譽院長許文蔚指出,體重過重、常穿高跟鞋、扁平足、過度行走跑步,都會給腳掌帶來不正常的壓力,進而引發足底筋膜炎。另外,足底筋膜自然退化,或慢跑鞋避震效果太差,經常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等,也會增加發炎風險。

許文蔚解釋,如果足部負擔過重,或腳底組織受到過度刺激,就會造成足底部不正常的受力,筋膜過度疲勞,以致足底脂肪墊變薄,出現清晨起床腳掌一接觸到地板,就異常疼痛的情況。

門診就曾發現,不少中老年人認為,常走凹凸不平的石頭健康步道,有益健康,可以按摩五臟六腑、促進新陳代謝。儘管走起來不舒服,但不少人還是每天走,以致罹患足底筋膜炎。

如何舒緩足底筋膜炎帶來的疼痛?許文蔚建議,平常盡量少踩硬地板,每天足部熱敷,步行後腳跟冰敷,並且選擇避震效果好、且有足弓設計的球鞋,都能減少腳底疼痛。

一般來說,若症狀較輕可透過藥物消炎止痛,如果疼痛難耐,則可在痛點局部注射類固醇、麻醉劑。另外,衛生署早已核准震波治療足底筋膜炎,能量僅震碎體內結石的十分之一。

中華奧會最近引進新一代非侵入性體外脈衝活化治療技術(邁氏震波),用來緩解骨骼肌肉系統疼痛,放鬆肌肉及結締組織,適應症就包括足底筋膜炎。另外像是運動肌肉拉傷、扭傷、挫傷等,也可透過脈衝震波即時治療。

儘管跑步、運動會讓人上癮,但許文蔚提醒,在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時,一定要留意運動傷害。出現異常就應休息,千萬別逞強,並到骨科或復健科尋求專業治療。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炎 走10分鐘宜休息一下


•愛穿夾腳拖?小心腳底痛到不能走


•四步驟 改善足底筋膜炎

 
年長者坐越久 失能機率越高
李樹人/聯合晚報
年長者坐太久,恐會增加心臟衰竭、早死等風險。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久坐習慣是導致失能的獨立風險因子,不管平日花多少時間做體能活動,只要坐著的時間越久,失能的機率就越高。

這項研究由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負責執行,研究報告刊登於運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Health)。

研究結果發現,年長者不管運動習慣如何,只要坐太久,都比較可能失能,影響生活起居,甚至增加健康風險。令人驚訝的是,每天只要多坐一小時,失能機率就增加50% 。

研究發現,不論男女,清醒時平均有9個小時是坐著的,其中4%有行動障礙,無法自行打理下床、穿衣、行走等日常生活動作。

專家認為,長時間坐著,肌肉燃燒的油脂較少,血液流動較慢;肌肉如果長時間閒置不用,加上血流緩慢,容易提高高血壓、心臟病、腳踝腫脹及糖尿病等疾病風險。

「久坐確實對身體不好!」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張世昇指出,坐太久,下肢血液循環就會變差,容易腫脹,老年人甚至可能在久坐後,出現一時無法走動的情況。另外,許多老年人晚上睡覺時容易抽筋,原因就是白天坐太久又沒運動。

張世昇解釋,長期久坐,因為沒用到肌肉組織,血管功能也會變差,最好能施以熱敷並配合活動,否則生理機能就會越來越差。

張世昇也提醒,坐著的時候如果姿勢不正確,也容易腰痠背痛。建議每坐一小時,就應該起來活動10分鐘,做些簡單柔軟操,即使只是起身上廁所走動走動,對身體也有幫助。

※延伸閱讀》


•深度解析/久坐不動損健康


•嘴唇乾裂 別用手直接撕乾皮


•久坐下背痛 6招舒緩

 
公費醫到原鄉 一待32年「不走了」
記者蔡昕穎/五峰報導/聯合報
新竹縣五峰鄉衛生所主任秋賢民奉獻原鄉醫療32年,在五峰鄉、尖石鄉衛生所守護居民健康,遇到長輩,也以親切的母語問診,減少誤判、隔閡,居民趙正貴說,「給秋醫師看我就放心了!」

「我是公費生,依規定要服務鄉里10年,沒想到一待著就不走了!」60歲的秋賢民是五峰鄉清泉部落的泰雅族人,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後,民國71年擔任五峰衛生所主任醫師,後來調任尖石衛生所廿多年,民國90年又調回五峰服務,他笑說「青春都奉獻出來囉!」

「本想當外科醫生!」他笑說,衛生所主任醫師須具備醫師資格和臨床訓練,門診醫療還要兼公衛宣導,還要到山區巡診,「不知不覺就成了家醫科醫師」。

因有外科經驗,發生意外時,他總能在救護車抵達前幫傷者即時處理;他說,在山區什麼都要「自立自強」,雖然忙碌,但能和鄉親打成一片,收穫更多。

「有秋主任真好!」五峰鄉民戴錦秀說,秋賢民待人客氣又有熱忱,對長輩有耐心,有時老人家到山下看病,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藥,秋賢民會自己製作藥物圖,讓老人家指認藥品,耐心解說藥的用法和功能,「很用心!」

秋賢民說,原住民常有的疾病是痛風,這和原民種族的基因有關,尤其是泰雅族和布農族,但鄉親大多以為痛風只要吃藥就可以解決,觀念錯誤,所以鄉親來看診,他都會叮嚀要改善生活型態,提醒飲食選擇。

他的兒子秋清華從台大醫學院畢業,被派駐五峰衛生所服醫療替代役,父子倆並肩為家鄉服務。秋賢民說,等兒子退伍後,希望先分發到外地服務、學習,將來若有機會返鄉服務,可以提供鄉親更好的醫療服務。

 
祭出黃金…篩癌到檢率 苗衛局不滿意
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聯合報
苗栗縣衛生局、大千醫院祭出摸彩送腳踏車等好康,昨天吸引四百多人接受四癌免費篩檢,衛生局還是憂心忡忡,認為民眾欠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危機意識,以致到檢率還是難以大幅提高。

縣府打造健康城市,今年推出30場次的免費成人健檢及四癌篩檢活動,希望方便民眾就近受檢,並有腳踏車、黃金等摸彩獎品,可以增加民眾的意願。

衛生局、大千醫院昨天在苗栗市大同國小活動中心辦理這項活動,不僅分別發送傳單到家戶,並打了一、兩千通電話聯絡,結果有四百多人受檢,並送出2輛腳踏車等摸彩獎品。

大千醫院統計,一個上午共有476人接受健康檢查,乳癌乳房攝影檢查83人,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檢查173人,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129 人,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233人。

衛生局保健科長廖秀慧說,希望篩檢率還可以更高,四癌中,子宮頸抹片及糞便潛血檢查,每年的受檢率,只達國民健康局目標數的六到七成左右。

她說,根據研究,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有效降低六到九成子宮頸癌死亡率,早期治癒率更可達百分之百,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二到三成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檢查,也是為自己健康把關。

政府提供四癌免費篩檢的對象,其中口腔癌檢查部分,30歲以上,曾經或仍有抽菸及嚼檳榔者,每兩年檢查一次;乳癌篩檢部分,45歲至69歲女性,每兩年一次,如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可提早至40歲開始檢查。

子宮頸癌檢部分,30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大腸直腸癌篩檢,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詳情電洽(037)336735。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