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走到哪�,都能遇到與家扶有關的人,包括認養人、志工。還曾有企業主管告訴我,他小時候曾受家扶幫助,現在有能力了,要回饋社會,」這是翁慧圓接受講義採訪時說的第一句話。正是如此點滴感動在心頭,讓她堅守社工崗位三十八年。今年初,翁慧圓從家扶退休,但她為弱勢發聲的腳步仍沒有停歇─她轉而任教於中山醫學大學醫社系,努力替臺灣培育下一代社工人才。 學生時期的翁慧圓,原本的第一志願是法律系,卻陰錯陽差考上東海大學社工系。翁慧圓笑說,當時的臺灣,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社工」,經過解釋,還有人驚訝地說:「什麼?做好事還要特別去讀大學?」就連她擔任醫檢師的父親,也曾擔心女兒「畢業即失業」。
民國六十三年,翁慧圓進入「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前身)服務,正式站上第一線。她常在家中與父母分享工作點滴,父母也跟著她一起關照受助家庭,漸漸明白女兒的工作非常有意義,態度從保留改為鼎力支持,「爸媽不但也成為認養人,還時常替家扶宣傳。例如母親就常跟朋友說:『我們少添一點香油錢,把錢省下來,捐給真正需要的人。』」翁慧圓說,現在回憶起來,自己之所以投入社福領域,是自幼耳濡目染的結果。她說,從小父母善行不斷,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捐血不普及的時代,家中曾有母親帶著女兒登門道謝,家人這才知道,父親悄悄到醫院捐出少見的AB型血液,救了小孩一命。
與現代相較,六○年代的社工工作更形困難,當時社會普遍貧窮,認養人多來自國外,國內募款不易。加上媒體不多,訊息傳播速度遠不如今日,翁慧圓和同事必須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四處打聽,才能知道何處有家庭需要幫助。那時家扶名氣也不大,儘管找到弱勢家庭,也常被誤認為騙子,「怎麼可能有人願意幫助我們?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有人擔心,社工只是假意幫忙,其實是想賣掉他們的孩子,還有人認為照相機會攫取人的靈魂,堅持不肯讓社工拍照。
儘管工作挑戰接二連三,但翁慧圓與同事們仍堅守崗位,持續在社福的荒地上「開疆闢土」。七○年代,翁慧圓累積許多出國進修、與國外社福團體交流的經驗,發現歐美國家針對家庭暴力,特別訂定了法規和處理流程,「程序完備,證明家暴在國外是嚴重的問題,臺灣不可能例外。」當時臺灣雖有「兒童福利法」,但是制訂於二次大戰之後,早已不符實際需求。返臺後,翁慧圓與同事試圖遊說政府修法未果,家扶開始統計報上兒童受虐的新聞,短短半年,就累計了五百八十二起之多,「當時報紙少,嚴重到上報的孩子,非死即重傷。不難推知,上報的只是冰山一角。」有了數據基礎,家扶與其他社福團體合作,經過漫長努力,「兒童福利法」終於在民國八十二年進行首次修正,社會各界也因此更加重視兒童保護。但翁慧圓說,只有法律,仍然不夠。她最大的夢想,是見到臺灣的家暴率下降,想做到這點,得正本清源。「只在家暴發生後亡羊補牢,代價太高了,」她說,「研究已經證實,有家暴傾向的父母,往往童年也曾受虐,唯有協助人們處理創傷,才能終止暴力的循環。」
民國八十八年,翁慧圓轉任家扶中心主任,上任當天剛好發生九二一地震。翁慧圓立即投入救災工作,災區的慘況讓她深受震撼,發現不僅是災區建築需要重建,人的心靈更需要重建,「太多成人、青少年、孩子,面臨著失去家人的哀傷,卻找不到情緒出口。」在日本專家的幫助下,翁慧圓成立了「彩虹屋」,這是一座經過特別設計的心理創傷輔導設施,無論什麼年齡的人,都能在放鬆舒適的環境�釋放情緒,並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學習如何以正確的方法處理情緒。「彩虹屋」的設立等災後服務,讓翁慧圓榮獲「九二一民間重建貢獻獎」。
談及社工工作,翁慧圓直言這是個「很容易受挫」的行業,只有滿腔熱血是不夠的,因為「社工處理的都是社會問題,而所有的問題都不單純」。舉例而言,社工要有專業能力,才能在幫助別人時,同時顧及對方自尊;社工要具備協調能力,才能統合醫療、教育……等分散的資源。更困難的是,面對複雜的人心,社工往往吃力不討好,偶爾也可能遇到貪得無厭的人,必須保持信心,不被人性的貪婪打敗,且確實做好把關工作。曾有人跟翁慧圓抱怨:「你們家扶是錢太多了嗎?為什麼我想助養孩童,還要排隊等待?」但她說,這正是家扶認真的證明,「我們絕不為了錢,『製造』孩子給人認養。每一塊錢善款,都是愛心人士辛辛苦苦賺來的,不能浪費分毫。」翁慧圓也認為,臺灣人很有愛心,現今臺灣社福最大的問題,在缺乏「資源盤點、資源整合」,因此已經產生資源只集中在少數「明星熱點」的現象,造成愛心浪費。
翁慧圓說,告別家扶讓她離情依依,但轉任教職,讓她能夠將理論與實務經驗結合,並傳授給學子,「我們的未來,得靠這些年輕人。」雖然從家扶退休,但她的另一段旅程,才正要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