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更年期媽媽 變胖危害等同菸害


【udn考公職】分享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情報,以及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大公開! 【好心肝.好健康】電子報提供您最正確的保肝之道、最即時的肝病治療新知,以及與您切身相關的健康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3/05/07 第37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編輯小語 健康名人堂/國際醫療 該不該發展?
血汗護理改革 將計「護病比」
醫藥新知 140公斤女做縮胃手術 半年甩50公斤
健康焦點 易怒想哭 1成5媽媽有產後憂鬱
保健優概念 更年期媽媽 變胖危害等同菸害
媽媽骨鬆變矮 7成兒女不知
愛的小紙條 「貼近」青春期孩子
家有情緒障礙兒 別讓自己累壞了

編輯小語
 
健康名人堂/國際醫療 該不該發展?
楊志良/聯合報
台灣是否該發展國際醫療,一直有相當的爭議。把醫療當成產業者大力贊成,病友及醫改團體則全力反對,認為將導致醫療更加商業化,及排擠對健保病患的照顧,對一般基層民眾的就醫不利。

資金人才都足夠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台灣是否具備發展國際醫療的能力:資金、人才、品質與價格。首要條件是資金,這根本不是問題,台灣民間爛頭寸淹腳目,只苦於沒有能獲利的良好投資標的。

在人才方面,台灣目前執業醫師已有5萬人,每年持續增加1千3百人以上;其餘牙、藥、中醫、放射師、醫檢師、復健師、職能治療師等,10多年來每年增加率均大於人口成長率甚多;護理人員方面,領照有23萬多人,實際執業的只有13萬多人,每年新增則有1萬多人。

這些專業人員都是長期用功苦讀,通過國家嚴格考照的人才,卻因為供過於求,已有就業困難的情形,導致專業未能發揮,薪資一直無法提升。若情況沒有改善,他們未來必將遠赴鄰近國家尋求發展,特別是中國大陸,反而弱化了台灣的實力。

品質價格占優勢

至於品質與價格,在亞洲地區,台灣的醫療水準數一數二,而醫療價格不但比歐、美、日為低,即使和新加坡、香港、韓國相比,都十分具競爭力。台灣有利基卻放棄機會,讓韓、泰、新加坡不斷大發國際醫療財,實屬不智。

什麼樣的病人會出國尋求更佳的醫療?首先當然是有錢人,但更重要的是生了什麼病。傷風、感冒、拉肚子,大概沒有人會出國就醫;也不會是傳染病,因為根本不會獲准入境。所以必然多數是外科系及相關重症,例如人工關節、心導管支架、癌症、白內障摘除水晶體置換等,可以排程的醫療(elective surgery);另外則為美容及健檢等。因此只要有良好的規範,對多數民眾普遍需要的基層醫療,並不會產生重大的排擠。

首先可配合自由經濟示範區,設立國際醫療專區,將此類醫院視同一般公司,可公開發行股票,以營利為目的,完全以外籍人士為對象。

剛開始業務不多,對台灣醫師人力衝擊有限,一旦發展,人才需求增加,則可擴增醫學系(目前嚴格限制入學人數),以國人高度偏好念醫學系的情況,不怕缺乏優秀年輕人報考,其他醫事人員則無不足的問題。

公共醫院不適合

目前衛生署准許醫院執行10%以內的國際醫療,此應立即廢止,特別是公立及財團法人醫院。因為這些醫院是公共的醫院,應以照顧國人為主(急診基於人道考量是例外),否則必然產生對病患「大小眼」的問題。

國際醫療應嚴格限定在專區的國際醫院,國內傑出的名醫,則比照目前健保規定,每周可報備二、三時段,前往國際醫院行醫。如此國際醫療可有良好規範,也可引進外籍醫師,減少對國人就醫排擠。

專業人才不可失

國際醫療增加的人力設備,在國家有重大災難時,可以加以動員,停止招治國外人士,以國人優先,有利國家對災難救援的能力。且醫療是專業人力密集的產業,每一床平均需僱用3人以上,醫院支出半數以上是薪資,發展國際醫療對專技人員就業、減少失業率及提高薪資大有助益。

國際醫療不可能是解決醫療體系所有困境的良藥,因為醫療體系需與時增進,不斷改革,但也絕不是毒藥。世界是平的,台灣今天不做國際醫療,市場很快會被鄰近國家占據,尤其是大陸醫療市場快速興起,台灣優秀人才很快會被吸走,不出數年,機會就將盡失,屆時只能徒呼負負了。

是否發展國際醫療值得國人深思,但機會稍縱即逝,請以鄰近國家發展國際醫療為例,盡速行動吧!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血汗護理改革 將計「護病比」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聯合報
護理人力將有大變革。為改善多年來夜班護理人員心力交瘁現況,衛生署強制規定,明訂大、小夜班護理人員照顧病人數;未來醫學中心白班護理人員照顧的病人數,皆不得超過七人、小夜班十二人、大夜班十七人。

過去醫院評鑑,只訂出醫學中心白班每兩床配置一名、區域醫院每二點五床配置一名護理人員,並未訂出夜班護理人力,導致許多醫院白天班護理人員超出標準,算總平均護理人力時,就壓縮了夜間護理人力。

護士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盧美秀說,過去以病床數與護理人員比例計算的「護床比」,扣除休假後,一名護理人員白班、小夜及大夜班,應該分別是照顧七、十及十四名病人;但實際上,夜間人力壓縮的結果,有醫院的大夜班護理人員,常要照顧廿多名病人。

衛生署經半年與相關團體協調,日前預告醫院評鑑「三班護病比」,明年公告,後年實施。

衛生署表示,未來醫學中心白班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皆不得超過七人、小夜班十二人、大夜班十七人;不過,護理界認為,白天、小夜及大夜班應該再減縮為一名護人員只能照顧七人、十人及十四人。

護士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呂月榮說,歐美白班護病比,一名護理人員只照顧四到五名病人,台灣版本還是在壓縮護理人力。

台灣基層護理人員產業工會常務理事王云緒說,有的醫院日前關掉部分病床,是關掉不賺錢的病床,同時跨科調動護理人員;不但病人有急症總等不到病床,護理人員突然要從事不熟悉科別的護理業務,也可能影響病人安全。

 
醫藥新知
 
140公斤女做縮胃手術 半年甩50公斤
記者田兆緯/台中報導/聯合報
一名45歲的蘇姓女病患,因140公斤的體重造成身體負擔,不僅腰椎、膝蓋疼痛開始難以行走,還併發高血壓、糖尿病,經縮胃手術後半年多已甩掉近50公斤,且疼痛與疾病也都不藥而癒。

蘇姓病患從小到大都是肥胖體質,生育之後又越來越胖,162公分的身高卻擁有140公斤的體重;最近常常覺得腰椎、膝蓋痠痛,造成行動不便,求診梧棲童醫院骨科醫師,發現腰椎疼痛與膝蓋軟骨磨損,皆因為過度肥胖所致,骨科醫師便建議患者轉診至「肥胖症」特別門診。

經由微創中心史兆明醫師看診後,蘇姓病患即所謂「病態性肥胖症」,經討論後,病患決定接受縮胃手術;術後1星期腰椎與膝蓋疼痛已緩解,且2星期後已無需再服用糖尿病與高血壓藥物,半年多來瘦到90多公斤,成功甩掉近50公斤的體重。

史兆明醫師表示,縮胃手術是切除部分的胃,造成胃部的容量變少,限制飲食的多寡,並影響營養的吸收,達到減肥的目的。

 
健康焦點
 
易怒想哭 1成5媽媽有產後憂鬱
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聯合報
去年龍年出生潮,嬰兒出生數達23萬多人。不過研究顯示,有1成5的產後媽媽會有產後憂鬱症。醫師提醒,親友或支持性團體可協助產後媽媽走出情緒幽谷。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身心精神科主任黃信得說,產後媽媽在歷經懷孕生產過程後,生理上的賀爾蒙劇烈變化。此外,社會心理壓力,如外觀改變、體力負擔、家庭角色轉換、睡眠不足,都可能讓產後媽媽情緒低落。

黃信得說,產後憂鬱一般在產後1個月內會出現,研究顯示,產後3個月到1年內也都可能發生。依輕重程度可分為產後情緒低落及產後憂鬱症。

其中情緒低落發生率約30%到80%,有煩燥、易怒、想哭等症狀。情緒低落的產後媽媽,通常2周內會自行緩解。

黃信得說,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約10%到15%,可能會有情緒低落或易怒、對新生兒有負面想法、食慾及睡眠困擾、不想與人接觸、覺得自己沒用或充滿罪惡感,甚至有輕生念頭。

此外,黃信得表示,產後精神病發生率約只有0.1至0.2%,是嚴重的情緒併發症,會出現妄想或幻覺、情緒激動失控、甚至有傷害新生兒念頭,以至於做出行動。

北市府衛生局說,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提供產後媽媽身心照顧,相關活動訊息公布於網站(http://mental.health.gov.tw)。

 
保健優概念
 
更年期媽媽 變胖危害等同菸害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調查指出,三成六的媽媽過重或肥胖,且年紀愈大,體重超標愈嚴重。醫師表示,肥胖對健康危害不亞於抽菸,可能提高三高或乳癌等疾病風險。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二○○九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分析五千八百多位十五歲至六十四歲有分娩經驗的媽媽發現,五十五至六十四歲過重或肥胖者更達百分之五十三點七,平均兩位媽媽就有一人體重過重或肥胖。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黃國晉表示,女性更年期變胖,主要與體質及生活型態改變有關。通常停經、荷爾蒙減少,易造成脂肪囤積腹部;加上新陳代謝率下降,即使食量沒增加,體重卻直線上升,腰圍易變粗,因此五十歲以上女性若想有纖細腰圍,就須在飲食或生活型態上加倍努力。

另外,空巢期的媽媽,子女不在身邊,外食機會多,節儉的媽媽又常把剩菜剩飯往「肚裡吞」,久而久之,內臟或腹部就會囤積一層厚厚脂肪。

國健局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廷芳表示,肥胖還易導致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血壓及血脂異常,並增加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癌風險,其對健康危害不亞於抽菸。

為鼓勵媽媽甩油,國健局前年起與衛生署立雙和醫院合作,推出免費諮詢專線,提供飲食、運動及營養師每兩周健康管理追蹤服務等,諮詢民眾每年超過一千人,至今已三百五十一位諮詢者接受健康體重主動關懷服務,進一步分析每人平均減重二點八公斤,最多減十二點四公斤。

陳廷芳說,諮詢民眾常見的錯誤減重迷思,包括只想瘦特定部位,如大腿或手臂,但減重是整體瘦身概念。還有外食族缺乏食物總量飲食,易被香味吸引,到處買、到處吃;或以為素食熱量較低,但很多因經油炸加工,熱量不容小覷。

黃國晉說,減重不可求快,因脂肪頑固,減掉的可能是水分;且減重方式愈自然健康愈好,通常腹部肥油最容易減,其次是胸部、臀部與四肢,建議每周減重以零點五至一公斤為限。

 
媽媽骨鬆變矮 7成兒女不知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調查發現,逾七成子女不曾注意媽媽身高,更不知道身高縮水與骨質疏鬆症有關。骨鬆症學會提醒,若媽媽身高比年輕時矮三公分以上,就是罹患骨鬆症的徵兆,應及早就醫。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骨疏症學會上個月針對家有更年期母親的子女問卷調查,回收一○二○份有效樣本中,七成四民眾不知媽媽身高縮水是骨鬆,八成八不知骨鬆的主要關鍵為保骨素作用不足導致。

許多人以為「老倒縮」是自然老化現象,詹鼎正說,這是錯誤觀念,因為身高如果縮水超過三公分,代表人體的脊椎骨因骨質流失,出現不自覺的壓迫性骨折。他引述「骨與礦物質研究期刊」的報告,指女性到了七十歲後,會比三十歲的身高平均減少約五公分,到八十歲則減少七點九公分,這都是骨鬆症造成的後果。

骨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說,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五十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平均每三人有一人會發生骨鬆症引起的骨折。

今年七十六歲的蔡奶奶說,她年輕時身高一百五十六公分,近年縮水到一百四十公分,且有駝背問題,起初以為是人老化現象,才開始服用藥物後才讓身高不再縮水。

詹鼎正示,該會推出「愛媽媽,骨鬆三三二」骨鬆自我檢測準則:一旦身高矮三公分以上,身體靠牆,後腦勺與牆間距三公分以上,代表有駝背現象,以及摸肋骨下緣,發現它與骨盆間距兩公分以下,代表骨鬆危機。

 
愛的小紙條 「貼近」青春期孩子
劉貞柏/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聯合報
「醫師,我女兒最近都不跟我說話,怎麼辦?」小芬是單親媽媽,最近女兒進入青春期,脾氣變得跟以前不一樣。

「你們完全沒說話嗎?」

「也不是,但沒說兩句,她就躲到房間裡面。」

於是我舉出幾個具體建議讓她參考:

1.寫小紙條分享生活點滴。使用簡短字句,避免長篇大論。寫太多容易變成說教,造成反效果。我建議小芬不妨偶爾寫些小紙條放在她女兒的桌上。

2.增加跟子女「共處一室」的時間。就算沒有特別交談或活動,也能逐漸拉近距離,建立好的開始。很多家人即使天天見面,但若沒事做,待在同個房間卻產生「尷尬又不知所措的感覺」,這時要注意彼此溝通是否有問題。

3.確認子女生活細節。孩子幾點睡?星期幾有輔導課?最近學校有什麼重要活動?多蒐集這些資訊,自然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同時要關心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發育,可從較中性的問題開始,如「最近長高多少?」,對男孩可問:「班上其他男生有沒有開始長鬍子?或問女孩:「衣服合身嗎?老師會談論生理期的問題嗎?」關切子女生理發育之餘,同時協助克服「轉大人」的尷尬。

4.「點、線、面」,逐步建立聯絡網。「點」指頻率低,強度大的溝通,如不常跟老師聯絡,但在家長會討論親子問題;或趁著同學來家裡玩,父母跟同學自然聊天,側面了解孩子交友情形。

「線」是指頻繁地雙向溝通,在學校聯絡簿上,頻繁跟老師互動交流,「面」是指多方能同時見面聊天。

5.自我評估心情。有些父母本身壓力很大,情緒晴時多雲偶陣雨,子女避之唯恐不及。這時應主動利用諮商懇談或精神衛教,重新調整心情,自己保持愉悅輕鬆好心情,親子關係更和諧。

 
家有情緒障礙兒 別讓自己累壞了
陳嬿伊/台北市微煦心靈診所醫師/聯合報
母親節將至,在身心科門診遇到為了孩子求學、工作、社會適應等問題而前來諮詢的母親們,深刻地感受到天下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一位50多歲的母親前來就診諮詢,描述家中30歲的兒子,最近一年退縮在家,沉迷在電玩世界,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朋友往來,社會功能愈來愈退化,情緒控制差,自暴自棄。兒子過去曾被評估有憂鬱症與壓力適應問題,現在狀況惡化,母親希望兒子來看診,但兒子不願意來。

諮商過程中,除了瞭解評估孩子的問題,也發現了這位母親的種種困擾。母親描述兒子讓她很煩心,過去的婆媳、婚姻問題與經濟壓力,讓她這一路走得艱辛。母親一面說,眼淚不停在眼眶打轉。她說:「我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忍耐壓抑,但周遭沒人可以訴苦,只要有機會讓我一說出來,就會悲從中來…。」

在以往的治療經驗中,母親往往是情緒或適應障礙孩子的情感支柱,患者病情穩定與改善,與照顧者關聯性很大。所以在幫助與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適時地調整好身心狀態:

1.鼓勵有情緒問題或適應障礙的小孩就醫,透過專業人員協助穩定情緒與減輕壓力,減少家庭衝突。

2.若小孩不願意就醫,照顧者可請求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協助。由專業人員引導問題的處理方式,減輕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3.與有情緒問題或精神疾病的孩子相處時,避免過度保護、過度干涉與過度批評等方式與態度,以免惡化親子關係,讓病患情緒更不穩定。

4.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或培養紓壓管道,避免不好的情緒累積太多或壓抑太久。學習放鬆技巧,適度釋放負面情緒。

5.與孩子的治療者保持良好溝通,正確地了解孩子身心疾病的治療情形,如治療療程、疾病預後等。同時適時地讓治療者瞭解照顧病患或與病患相處上的問題。

身為精神病患家屬,別因精神疾病的社會標籤對專業治療退卻。內心真正接納小孩的精神疾病時,才能一起孩子度過他們心中的障礙,也才能卸下胸口那塊大石頭。無論如何,可別讓自己累壞了。祝福全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