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霖則指出,甲狀腺腫瘤預後雖較佳,但因傳統手術直接畫開頸部,先天空間限制又無法使用常規內視鏡手術,他曾收治40多歲女性患者,腫瘤甚至大到超過1公斤重,因而需近10公分手術開口才能順利取出腫瘤。因而甲狀腺手術也被開玩笑稱如「送項鍊」,術後患者頸部如同多一條如項鍊般傷疤,或因手術傷口太明顯,指醫師得送患者一條項鍊才能稍微遮掩。這顯示傳統甲狀腺手術雖可有效治癒疾病,卻對患者在術後造成不少困擾,無論男女,常因外觀因素而猶豫是否手術。 王仲祺也說,傳統內視鏡手術只有2D平面影像,手術深淺距離都需小心翼翼,且傳統咽喉部的頭頸部手術,直接從頸部患部畫刀,有時還需暫時氣切保護呼吸道,不少患者更因氣切造口容易讓人誤會「病入膏肓」,對患者術後復原期間造成不少壓力與影響。 王仲祺指出,傳統的咽喉部腫瘤內視鏡手術雖已發展雷射手術輔助經喉頭鏡到達咽喉部較深處切除腫瘤,但因雷射光直射的物理特性而無法轉彎,仍有一定死角與手術困難。但現在則可藉達文西機器手臂內視鏡電燒頭的多角度旋轉與其較佳的止血功能精準切除患部,並避免大量出血。 從2010年起,台中榮總王仲祺選擇性的為不少早期咽喉癌患者施行經口達文西機器手臂切除咽喉癌,成功保留了喉頭的功能。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